经云:「()一句,罪灭河沙;()一拜,福增无量。」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填空题] 经云:「()一句,罪灭河沙;()一拜,福增无量。」

【◆参考答案◆】:念佛;礼佛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单选] 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圆满。因此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
A.对佛菩萨恭敬、尊重的表现
B.以佛菩萨作为自己做事的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
C.以上皆对。

【◆参考答案◆】: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问答题] 有人说:“很多教言都说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所以为了出离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佛果,我必须要发菩提心。”请分析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关键要看是为了谁而获得佛果。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获得佛果,享受安乐,那这种说法不合理,因为直接与菩提心的本体相违;假如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获得佛果,这种说法就很合理了。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单选]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观音菩萨的道场是:()
A.山西五台山
B.浙江普陀山
C.安徽九华山
D.四川峨嵋山

【◆参考答案◆】:B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行善者无好报,行恶者反而看起来比较好呢?

【◆参考答案◆】:修行行善者,固然有受苦受挫折的情况,但那是前世的业果,绝非今世善恶的错报。今世苦乐是先世的业报,今世善恶行为的业果,在一般情况下显现于后世,所以说行善作恶死时见分晓。由造业对象和造业心态所构成的严重罪业,就会现验现报,不待来世。由于这个原由,无论行善作恶,对象和自己心理心态非常重要,需认真抉择。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单选] 普贤骑象表示()
A.慈悲
B.智慧
C.行愿之威猛。

【◆参考答案◆】: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报

【◆参考答案◆】:依报和正报。依报又名依果,即众生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国土大地房屋器具等是;正报又名正果,即众生五蕴假合的身体,因此身体乃困惑造业所感,是正彼之果报。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问答题] 供养衣服有什么功德?请以其他公案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以清净心供养衣服,生生世世可获得特别庄严的身相。如《百业经》中的金色比丘尼,她前世是一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被驱出家门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日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又染上严重的麻风病。后来,给孤独长者见她无衣蔽体,就给她一件衣服。她见到佛陀后,生起极大信心,把身上脏血垢染的衣服脱下来,以清净心供养佛陀,且于佛前无比欢喜地合掌祈祷,在对佛生起欢喜心中去世。她死后转生为当地一商主之女,诞生时端庄异常,身色金黄,故取名"金色"。七岁时对佛生起信心,恳求父母同意她在释迦教法下出家。她出家后昼夜精进,很快灭尽烦恼,获得罗汉果位,具大神通。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四弘誓愿

【◆参考答案◆】: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供灯的意义是什么?功德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藏传佛教供灯,汉传佛教供香,南传佛教供花,这都是一种习惯。所有的供养都离不开五官的享受,眼睛喜欢看美的东西、耳朵喜欢听美的声音、鼻子喜欢闻香的味道、嘴里喜欢吃香味、身上也爱穿戴好看的衣服首饰……所有的供养其实都和五触有关。印度有水供,印度人一回到家里,坐下就洗脚,因为他们不穿鞋子,脚很脏,所以要洗脚,然后洗脸洗手,天气热时,还会在身上洒一些香水;佛教的供养都是这样来的,是从习惯来的。灯是光明的象征,如果没有灯,便一片漆黑,佛教的传承叫传灯。佛法代表智慧,而灯代表光明智慧,供灯时我们发愿让佛的智慧充满大地,所以把光明都供给佛,灯仅仅是一个象征,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观想来进行供养。那么供灯有什么用呢?那是供我们的眼睛享受用的,没有光眼睛就看不见东西,所以灯是供给眼睛视觉的。以实际的情况来考虑,因为西藏是牧区,生产酥油,所以就顺理来点灯,只是这样而已。功德不在灯的多少,而是一片心,心中存有光明就是功德,如果心中只有黑暗就没有功德。心中有光明不在乎灯的大小和多寡,因为它只是象征的意义,点灯要心中发愿希望光明充满人间。并不是说供养了就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