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这句话的理解。

  •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这句话的理解。青山行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 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③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 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 情怀和灵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 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④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这是一个绿的世界, 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 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 酒作诗,消磨他在人生的最后岁月。⑤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 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 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 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 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 25 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诗人气 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 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 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 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⑦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饱受打击。离开长 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⑧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天宝六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夜。李白很想为国家 出力,可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 痛苦的心灵。⑨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就在这一年,隐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 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 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夜郎万里道,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⑩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 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 寓所离开了人世。⑪ 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上的震撼。“那不 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 此。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白一生以诗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 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从这一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这是一 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 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

【◆参考答案◆】: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是幸福的;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又是不幸的。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的知识。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单选] 《拾穗者》本来描写的是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 )的场面,可是它在当时产生的艺术效果却远不是画家所能( )的。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闹 设想
B.平凡 意料
C.火热 控制
D.忙碌 想象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原文中“可是”这一转折词可知空白处的两个词表述含义必定相反,因此第一个空一定是“平凡”,才能与后面“远不是画家所能意料的”相搭配构成一对转折关系的词。所以B项正确。事实上《拾穗者》是米勒于1857年完成的油画,画面上表现的是三个农妇在收割过的农田里拾穗的情景。纠错:A项的“热闹”经过上文分析发现并不合适,“设想”指的是提前就想象好的,与原文的表述不一致,予以排除。C项“火热”同理A项的“热闹”,“控制”指的是对人或事物加以约束,使之不超过范围,但是原文中并没有这层意思,因此予以排除。同理排除D项。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单选]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终身性
B.多样性
C.示范性
D.广延性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的角色、研究者、学习者的角色、新近提出的教师职业角色(“心理调节者”角色、“学习的指导者”角色)。教师角色的多样性是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单选] 某高校外语教研室新招进五位外语老师,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并且满足以下条件:(1)如果小钱教德语,那么小孙不教俄语;(2)或者小李教德语,或者小钱教德语;(3)如果小孙不教俄语,那么小赵不教法语;(4)或者小赵教法语,或者小周不教英语。以下哪一选项如果为真,可以得出“小李教德语”的结论?( )
A.小孙不教俄语
B.小钱教德语
C.小周教英语
D.小赵不教法语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或命题。若或命题为真,则只有一真即可。每位老师只教授一门外语,且小李教德语,再结合(2)可知小钱不教德语,排除B项;结合(1)可知小孙教俄语,排除A项;结合(3)可知小赵教法语,排除D项。故选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请概括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人生感悟 人类为什么称自己为人,而不称自己为动物,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把自己定义为区别于低等生物的高等智慧生物。我们能够大半生直立行走,能够说成千上万种语言,能够操纵各种各样精密的机器设备,改造自然成为我们眼里再简单不过的事情,我们俨然成了这个世界上无与争锋的主宰。我们不单有需求,有欲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理想,有追求。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然而,在人类颇为自得地认为自己伟大时,却不知道自己可能比那些在他们眼里微不足道的生物还要可悲可叹。 虽然蚂蚁总沿着一条路线爬来爬去,看来实为笨拙,但至少它们还有着把食物搬回洞穴的明确目标,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整天毫无方向地漂泊游荡,空洞的双眼望着脚下,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每天的生活追求都停留在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上,忘乎所以,等到醒来时,却发现别人已经站在胜利的终点,并开始向下一个目标奔跑……也许,人生本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因为成长,所以成熟,因为成熟,所以醒悟。 思考人生,特别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去思考怎样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一生,对我们来说,很有可能成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每当产房响起婴儿美妙的啼哭声,一个新生命便开始根植于这个绚烂的世界;当我们感觉到累了,生命又会回归到最初的形式,化作泥土,开始孕育下一次的轮回。生命的起点和终点都只是一瞬间,但是生命的过程却是漫长的。真正有意义的人生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不断付出的过程,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就算即将与这个世界告别,脸上也能带着满足的笑,能够毫不夸张地用“不枉此生”作为我们人生的真实写照。

【◆参考答案◆】:(1)人类眼中微不足道的生物有着满足生存需要的明确目标,而我们人类的大多数却没有人生目标,如同行尸走肉。(2)此篇“人生感悟”是作者对“思考人生,特别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去思考怎样才能度过有意义的一生”的高度肯定,只有不断地“思考人生”,不断地付出,才有可能拥有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概括。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单选] (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建立起完整的养生学体系。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建立起了完整的养生学体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单选] 图1 中,教师的行为( )。
A.正确,有利于促进家校合作
B.正确,有利于拉进师生距离
C.不正确,教师必须廉洁从教
D.不正确,此事应当避开学生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应廉洁从教,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单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养成( )。
A.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
B.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C.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D.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各命令中,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放映演示文稿的是()。
A.“工具”菜单的“观看放映”命令
B.“视图”菜单的“幻灯片放映”命令
C.“编辑”菜单的“幻灯片放映”命令
D.“视图”菜单的“幻灯片浏览”命令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下列各命令中,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放映演示文稿的是“视图”菜单的“幻灯片放映”命令。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10)【◆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结合全文,谈一谈对待“蚁族”应持怎样的态度。访《蚁族》廉思“蚁族”群体多为“80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处境却如卑微的蚂蚁,群居在城市的边缘。记者:“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廉思:研究发现,大城市均有大规模的“蚁族”存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都倾向于留在城市,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2002年,有关部门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允许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高校,这就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我国首批扩招大学生进入社会,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民工潮汇聚成就业洪峰,造成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这也必然要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的行列,但是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市场需求情况并没有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划定的风向标。 记者:有读者反映,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艰苦奋斗出来的,“蚁族”并不值得同情或怜悯。你怎么看? 廉思:“蚁族现象”也确实反映了我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穷二代”。他们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但是目睹同学中“富二代”、“权二代”毕业后轻易获得好职位、买房买车,自己却从村到村(从农村到聚居村),求职艰难,他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的感受跟其他群体是不一样的。如果这样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社会使他们“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经济危机之下,必将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记者:通过你的研究,“蚁族”现在的思想状况是什么样子? 廉思:中国社会存在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很多乡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还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家族的“面子”。所以也会有类似“宁要北上广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迫使他们选择留下来做“蚁族”。“蚁族”普遍认为,在大城市生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他们急切盼望以积极的思路有序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剩下的问题就是研究怎么解决、采取什么政策、条件和进程。 记者:最后,请你对“蚁族”们说些心里话。 廉思:我要为“蚁族”鼓掌,“蚁族”并不是失败者,只是尚未成功。放平心态,坚信自己的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蚁族”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选自2010年2月25日《中国教育报》)

【◆参考答案◆】:(1)对“蚁族”无法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表示同情;(2)对“蚁族”给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表示隐忧;(3)对“蚁族”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表示批评;(4)对“蚁族”的选择与努力表示鼓励。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应以“对待‘蚁族’应持的态度”为中心,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理解分点陈述。答题时可参考最后一段问答。比如对“蚁族”人群表示同情;对“蚁族”现象表示隐忧;对“蚁族”的某些想法加以批评;对“蚁族”的选择与努力表达鼓励;等等。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