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温度越高,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越大
C.将℃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A物质变为不饱和
D.将℃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没有B物质析出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方法一: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故A错。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B错。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将有溶质析出,故C错。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解度将增大,故D项正确。方法二:本题考察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定义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来的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由物质A和物质B的溶解度曲线,我们可知,当温度在℃以下时,物质B的溶解度高于物质A的溶解度;温度到达时,二者溶解度相同;当温度大于℃后,A物质的溶解度始终高于B物质的溶解度。A选项错误,溶解度曲线可以用于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不能笼统说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B选项错误,观察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C选项错误,对℃时的A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则随着温度的降低,A物质的溶解度也降低,A物质始终为饱和溶液;D选项正确,对℃时的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则随着温度的降低,B物质的溶解度升高,将能溶解更多的B物质,不会达到饱和即没有B物质的析出。故正确答案为D。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单选] 海洋是陆域通过流域的自然延伸,在海洋开发活动中,海洋捕捞、海上运输、海洋矿产开发和海水养殖等生产环节是在海域和流域共同完成;而海盐业和海水利用等则完全是在陆域上完成所有生产环节。此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发展的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也促进了流域科技进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海陆产品通过这种技术延伸得到互动发展。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空间布局的依赖性
B.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海陆经济的进步
C.海洋经济与流域经济在产业上相互交错
D.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海陆经济的交汇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文段以“此外”为标志词,是典型的并列结构。“此外”前阐述了海洋开发活动中各项产业既要依靠海域、流域,也需要陆域参与;“此外”后阐述了在现代海洋高新技术推动下,不仅海洋科技得以发展,也促进流域、陆域等技术的发展。总结并列前后分句内容,可得正确答案为A 项。B.D 两项阐述主体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并列后半部分内容,表述片面,排除;C 项的“相互交错”没有体现出两者的互相依赖和促进之意,不如A 项表述准确,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单选] 从法官的精英化到法官的专业化,无不 ________着人们对法官资格和法官职位的憧憬和理想,当前,应当建立以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三位一体的法官培养________ 标准。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承载遴选
B.寄托挑选
C.肩负选取
D.承担入选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解析】A。先看第一个空,“肩负”、“承担”与“憧憬和理想”搭配不当,排除C.D两项。再看第二空,“挑选”指从若干人或事物中找出合乎要求的,与“标准”搭配不当,“遴选”是指公务员队伍内部竞争性的转任和选拔方式,“遴选”更符合语境。因此,A项正确。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单选] 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木板,锯掉四个角使其变成正八边形,那么正八边形的边长是多少:
A.
B.
C.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由题意可以画出如下示意图:假定正八边形的边长为,因为减去的三角形为直角等边三角形,所以可以列出如下方程:,解得。故正确答案为D。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单选] 有30名学生,参加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已知该次考试的平均分是85分,问不及格(小于60分)的学生最多有几人?( )
A.9人
B.10人
C.11人
D.12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平均分为85分,则可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分数高于85分,另一部分分数低于85分,两部分学生分数与85分之差的和相等。因此要使得不及格学生人数尽可能多,则一方面尽可能缩小不及格学生与85分的差距,故取59分,另一方面尽可能加大高分学生与85分的差距,故取100分。由此可设59分的学生人数为x,100分的学生人数为30-x,可得59x+100(30-x)=85×30,解得x=10.98。因此最多有10人。正确答案为B。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兵减政 问心无愧
B.人所不耻竭泽而渔
C.恃强凌弱 屈打成招
D.迫不急待防微杜渐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减-简,耻-齿,急-及,因此应该选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单选] 2013年11月我国货物周转总量中,水运周转量占比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A.低于40%
B.40%~50%
C.50%~60%
D.高于60%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由题干“2013年11月份水运周转量占比”可知,本题为基期比重的计算问题。参照表格材料,查找数据代入为÷,即×,略小于,因此水运周转量占比为40%~50%。故正确答案为B。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单选] 常用调查方法中()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方便灵活、节省成本、应用范围广泛。
A.文献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问卷法的两个主要优点是: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问卷法能在短时间内调查很多研究对象,取得大量的资料,能对资料进行数量化处理,经济省时。主要缺点是,被调查者由于各种原因(如自我防卫、理解和记忆错误等)可能对问题作出虚假或错误的回答;在许多场合对于这种回答要想加以确证又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选择D选项。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单选] 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这其实是一种勇气和习惯的较量。麋鹿身体强壮,长着长角,在力量对比上讲,如果狭路相逢,麋鹿能与狼僵持好几个小时,再加上长角,它们同样能威胁到狼的生命。所以,在面对不逃跑的麋鹿时,狼是充满戒心的。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这仿佛是一种诱惑,让它们难以抗拒。所以,奔跑的麋鹿永远是它们的目标。对这段文字中的两个划线的“这”,理解正确的是:
A.前一个“这”指“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B.前一个“这”指“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后一个“这”指“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
C.前一个“这”指“麋鹿与狼的对决”,后一个“这”指“奔跑的动物”。
D.前一个“这”指“不逃跑的麋鹿”,后一个“这”指“奔跑的麋鹿”。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为词语指代题。第一个“这”出现在第二句话,“这”指代前文,根据就近原则可知“这”指代内容应与第一句“为什么不逃跑的麋鹿反而容易在与狼的对决中生存下来?”指代一致,且与“较量”相对,即可从上文提炼出“麋鹿与狼的对决”是一种勇气和习惯的较量,故第一个这指代“麋鹿与狼的对决”。第二个“这”出现在倒数第二句话,“这”指代前文,根据就近原则可知“这”指代内容应与“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狼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本能”指代一致,且与“诱惑”相对。而上文说追赶正在奔跑的动物是本能,那“这”与上文指代一致,也应为“奔跑的动物”即奔跑的动物是一种诱惑。故正确答案为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10)【◆题库问题◆】:[单选] 科学精神就是怀疑、批判和不断自我扬弃的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长处也许就在于其具有内在的纠错机制。人类的认识史不仅是不断推进未知到已知的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丰富知识宝库的劳作.而且需要清除库存赝品的智慧和勇气。下列说法概括主旨最准确的是:
A.科学精神的内涵
B.人类认识史的发展规律
C.内在纠错机制的产生过程
D.人类不断推进未知到已知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据提问“概括主旨”可以判断出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阅读可知,材料整体上为总—分结构。句首“科学精神就是怀疑……”已点题,后面“科学的思维方式”、“人类认知史”都是针对科学精神的进一步阐述。B项提到的“发展规律”也是为了阐述科学精神的表现。选项中C.D都过于片面。故正确答案为A。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