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哪部作品是海顿创作的?()。

  • A+
所属分类:资格考试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下面哪部作品是海顿创作的?()。
A.《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B.《创世纪
C.《如歌的行板》
D.《月光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B。答案A由格鲁克创作;答案B是海顿创作的清唱剧;答案C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答案D是德彪西创作的钢琴曲。因此,选答案B。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不是由谷建芬来进行创作的歌曲是()。
A.《滚滚长江东逝水》
B.《歌声与微笑》
C.《大海啊,故乡》
D.《妈妈的吻》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中的插曲,创作于1983年,王立平词曲。其他三首都是由谷建芬作曲,她的代表作品有《海滩的石子》《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历史的天空》《今天是你的生日》等。因此,答案是C。【考点分析】中国音乐史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音乐作品分析题分析《我的中国心》的谱例。要求:(1)说明本曲的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2)写出调式调性。

【◆参考答案◆】:(1)A段(1—8小节),表现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旋律起伏不大,音乐柔和轻缓、真挚深沉;突出表现了海外赤子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B段(9—16小节),旋律起伏较大,“长江,长城”与“黄山,黄河”采用同样的节奏,旋律由三度音程向六度音程的递进,显得情绪逐渐高涨,酣畅淋漓地抒发了炎黄子孙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A1段(17—24小节),为第一乐段的再现,表达了对祖国感情的进一步深化,随着旋律的发展,全曲在高潮中结束。最后一个乐句中的“中国心”采用高八度呈现,使情绪表达更加激昂。(2)a自然小调。

【◆答案解析◆】:该题考察曲式分析。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案例分析题七年级音乐课上,教师教唱《长江之歌》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中“附点节奏”的演唱方法,列出“X X” 与“X.X”两个节奏型,在书写“X”和下划线的时候老师用的白色粉笔,但写“附点”的时候老师用红色的粉笔标注出来。并要求学生手打节拍口念节奏,并跟唱旋律,再用竖笛把乐谱中的带“附点”的旋律片段演奏出来。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片段进行分析、评价,然后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这是一个正面的案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七年级学生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流畅地识读乐谱。2、老师用红色的粉笔单独标注“附点”,目的是为了加大两种节奏型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首先,这种做法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其次,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两种节奏型。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识谱要和演唱、演奏、创造、欣赏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要以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也可以借助乐器演奏来学习。

【◆答案解析◆】:略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说法体现了现代教师观念与角色的是哪一项?()。
A.教师即研究者
B.教师是园丁
C.教师是一桶水
D.教师是蜡烛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A。伴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要求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达到了空前高度,“教师即研究者”也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因此,答案选A。【考点解析】音乐教学能力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单选] 木琴是管弦乐队中的()。
A.弹拨乐器
B.色彩乐器
C.打击乐器
D.高音乐器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木琴是由一套长方形小木块组成。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以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声音略似骨头的枯干的叩击声,音质强烈刺耳,具有非凡的穿透力。木琴需要其他乐器(如钢琴、管弦乐队等)的伴奏才能衬托出其独特的音色,使之更具魅力。因此,答案选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问答题,材料题,分析] 教学设计题根据你对《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了解,设计八年级欣赏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要求:(1)教学重难点:紧密结合曲目特点,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注意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培养,方法适合初中生,关注参与体验。

【◆参考答案◆】:(1)教学重点:能积极主动聆听、演唱、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教学难点:能熟练模唱主题音乐,感受旋律内在的音乐要素。(2)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介绍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故有“音乐神童”之称。2.揭示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二、聆听感受音乐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2.提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分成几段?每段的风格和情绪有什么不同?3.教师小结:第一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音乐用主、属和弦的分解和弦构成旋律。它采用问答式的手法作为旋律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第二主题柔婉清盈,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接着,乐曲把人们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4.播放整个乐曲。5.学唱主题旋律。6.分组探究鉴赏。三、巩固升华这节课我们欣赏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谁写的?他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代表作有哪些?这首乐曲的体裁是什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请写出它的结构图。《G大调弦乐小夜曲》题目中的小夜曲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四、总结五、作业布置:你还知道哪些小夜曲吗?

【◆答案解析◆】:该题考察教案设计。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单选] 弱起小节的乐曲计算小节数时,应以开始的()小节为第一小节。
A.弱起
B.第一个完整
C.强起
D.第一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B。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单选] 《十面埋伏》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首表现“楚汉相争”的琵琶独奏曲。最初的作者及产生年代目前还无法考证,但最早的乐谱却见于()年。
A.1918
B.1718
C.1818
D.1618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C。《十面埋伏》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首表现“楚汉相争”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琵琶行》。因此,答案选C。【考点分析】中国音乐史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10)【◆题库问题◆】:[单选] 指挥时双手的方位对不同声部进行提示,纵向以垂直中心线为界,横向以肩高为界,其左方为( )。
A.指挥高声部的动作区
B.指挥低声部的动作区
C.指挥男声部或合唱队列后方声部的动作区
D.指挥女声部或合唱队列前方声部的动作区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考答案】A。通常指挥左手方位为高音声部。因此,答案选A。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