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号之一的两足尊,其含义是指()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佛陀十号之一的两足尊,其含义是指()
A.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具足。
B.佛陀的两只脚最为尊贵。
C.佛陀擅长飞毛腿,走路没有人能赶得上,所以称为两足尊
D.佛陀的神足通能刹那万里,来去无影无踪,一切菩萨罗汉所不能及,因此称为两足尊。

【◆参考答案◆】:A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哪五个阶段?其各自有什么特点?请以比喻一一说明。

【◆参考答案◆】:修持佛法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一、闻——听闻佛法;二、思——思维佛法;三、修——观修佛法;四、行——行持佛法;五、果——最后得果五个阶段(一)、闻——听闻佛法正见依靠听闻而产生。佛教是最科学、最完整、最圆满的学说,把一辈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这上面,也是非常值得的。我们有幸听闻佛法时,当如野兽闻声般专注。二、思——思维佛法:听完上师所讲之法后,应逐字逐句地思维,就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我们在思维法义时,要将上师所讲的道理全部细细分析,不应该有所取舍。三、修——观修佛法:观修的时候,应该像愚人品尝美味一样,有感觉却说不出来。四、行——行持佛法:行持时,应当如理如实地做到,而且一定要有强烈意乐。就像饥饿的牦牛找到一片草地,饥不择食地一扫而光,而不是四处都品尝。我们行持佛法,每一个法义都应在实际行动中身体力行,而不是中间取舍一部分。五、果——最后得果:得果时不能糊里糊涂的,而要像云散日出一样,完全显露实相,没有任何怀疑。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八万四千病

【◆参考答案◆】:八万四千的烦恼。病就是烦恼的意思。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烦恼

【◆参考答案◆】:又名十惑,即贪、□、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经中说“处处有佛”,为什么说处处有佛呢?

【◆参考答案◆】:因为佛是遍知一切的,无任何障碍,所以,佛智遍及的地方就有佛身,即佛心所到之处便有佛身。这种智慧是佛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八万四千法归根结底只有一法,就是智慧,即"般若波罗蜜多",其余都是随从之法,方便之法,都是达到主法的工具,所以说佛法的核心是智慧。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问答题] 金钱、轿车、别墅那么诱人,为什么说这些不可靠,跟梦境没什么差别?了知此理后,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我们现在回想以往经历,自己曾经贪著的各种财富受用、誉名高位,拼命逃避的讥苦贫贱,除了一些虚幻影像外,其余毫无遗留,与梦境无异。无垢光尊者说:"昨日前去之诸法,如昨夜梦乃意境,今现无而常现心,昨夜今夜梦相同。"一切法如同梦境,都无有实义。了知此理后,不会再为获得这些而违背上师佛陀的教言。我们无始以来因贪恋妙欲而屡屡违背上师的教言,没有如理如实地修行,现在知道一切受用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没必要再去执著,应该断除对今世的贪恋,一心忏悔往昔所造的罪业,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人身解脱轮回。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二答

【◆参考答案◆】:言答和示相答。言答是以言语来作答;示相答是示现种种的形相来作答。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单选] 一般佛教徒经常诵读的经典是:()
A.普门品
B.弥陀经
C.金刚经
D.以上皆是

【◆参考答案◆】:D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六罗汉

【◆参考答案◆】:宾度罗跋罗惰□尊者(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迦诺迦伐蹉尊者、迦诺迦跋□惰□尊者、苏频陀尊者、诺距罗尊者、跋陀罗尊者、迦理迦尊者、伐□罗弗多罗尊者.戍博迦尊者.半托迦尊者、罗怙罗尊者(旧称罗云)、那伽犀那尊者、因揭陀尊者、伐那婆斯尊者、阿氏多尊者、注荼半托迦尊者。以上十六大阿罗汉,受佛敕、永住此世,以济度众生。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10)【◆题库问题◆】:[问答题] 既然佛法是趋入解脱的唯一津梁,那为什么学佛的人那么少?你对此是怎么认为的?

【◆参考答案◆】:《殊胜赞》中讲过,因为佛教的教义高深莫测,大多数凡夫望而却步。譬如,世间天珠或如意宝的价值,具有智慧的人才了知,一般根本不懂。同样,非常粗浅的知识,很多人都愿意接受,而甚深微细的佛法,他们却不愿追随。《四百论》也说:"婆罗门离系,如来三所宗,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细。"印度三大宗教分别为婆罗门教、离系外道、佛教,其中婆罗门教讲究歌咏唱诵的音律,主要是耳根的对境;离系外道以外表行为为主,一丝不挂地修行,不进饮食而依于五火,主要是眼根的对境;而佛教的深奥境界,主要是意根的对境,必须以甚深智慧才能了悟。大家知道,知识越深细,学的人就越少。就像一个最好的大学,学生考上的可能性很小,一百人只有两三个被录取,同样,对极为甚深广大的佛教,学的人少也是正常现象。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