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植物对过量盐量的适应特点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

  • A+
所属分类:农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多选] 根据植物对过量盐量的适应特点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
A.盐土植物
B.聚盐性植物
C.泌盐性植物
D.透盐性植物

【◆参考答案◆】:B, C, D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填空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革兰氏染色中,被染成()色。

【◆参考答案◆】:红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比较分析术语: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

【◆参考答案◆】: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在某种程度上环境因子的范围更广,生态因子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什么是负反馈调节?举例说明它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负反馈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负反馈的自我调节机制,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会保持自身的生态平衡。如兔种群数量与寄主植物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当兔种群数量增加→→兔吃大量植物→→植物减少→→兔种群数量下降→→兔吃少量植物→→植物增加→→兔食物增加→→兔种群数量增加,依次再循环。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简述最后产量衡值的生物学意义。

【◆参考答案◆】:在稀疏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很容易获得资源和空间,生长状况好,构件多,生物量大;而在密度高的种群中的个体,由于叶子相互重叠,根系在土壤交错,对光、水和营养等竞争激烈,个体生长率降低,从而更合理地利用资源。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参考答案◆】:1、发生的原因1)生物种类的改变。2)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物种减少、食物链破坏)。3)环境破坏,污染物增加。4)大型工程等(人为因素);天灾,如地震(自然因素)。2、解决生态平衡失调的对策时刻关注生态系统,尽早发现失调信号。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保护生态系统,预防生态失调。1)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行利用和保护兼顾的策略。其原则是:①收获量要小于净生产量;②保护生态系统自身调节机制(保护森林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③用养结合;④实施生物能源的多级利用。2)提高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建设高产、稳产的人工生态系统。3)注意政府的干预和政策的调节。4)正确处理几种关系:①正确处理保持生态平衡与开发资源的关系;②正确安排环境供需相对平衡;③维持生物间的制约关系;④妥善处理部分与全局的关系,使生态系统处于优化状态。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单选]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
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

【◆参考答案◆】: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举例说明指数增长模型在人口预测上的应用价值。

【◆参考答案◆】:指数式增长模型:在无限的环境中,即环境中空间、食物资源是无限的,种群增长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数量迅速增加,呈现指数增长,称为指数增长规律。又称为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或非密度制约性增长。分为种群离散增长模型和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指数增长规律的假定:1)种群的增长是无限的2)世代不重叠3)种群无迁入和迁出4)没有年龄结构实例:1)温箱中培养的细菌的种群增长;2)很多昆虫的种群增长;3)某些小啮齿类动物的种群增长;4)人口的的种群增长。应用:1)根据模型求人口增长率2)根据模型预测种群量加倍的时间3)估计种群受到干扰后恢复平衡的时间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在空间、食物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不可能长期按指数增长,受到种群密度的限制,出生率随密度的上升而下降,死亡率随密度上升而上升,称为逻辑斯谛增长又称为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或密度制约性增长。微分方程:dN/dt=rN(1-N/K);积分方程:Nt=K/(1+eа-rt)式中(1-N/K)的生物学意义就是"剩余空间"或未利用的增长机会;若N0,(1-N/K)1,空间未利用,种群接近于指数增长,种群潜在的最大增长能充分实现。若NK,(1-N/K)0,空间几乎全被利用。逻辑斯谛增长规律的假定: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或负荷量。常用K值表示,当种群大小达到K值时,种群则不再增长。2)种群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逐渐、按比例下降。种群每增加一个个体,就对种群产生了1/K的抑制影响;若种群有N个个体就利用了N/K"空间",可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就只有(1-N/K)了。3)种群中密度的增加对其增长率的降低作用是立即发生,无时滞。4)种群无迁入和迁出现象。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特点:1)S型曲线有一个上渐近线,曲线渐进于k值,但不会超过这个最大值,即环境容纳量。2)曲线变化逐渐平滑。从曲线斜率看,开始变化速率慢后加快,在拐点处变化速率最快,以后变慢。3)具有五个时期:A.开时期(潜伏期):种群个体很少,密度增长缓慢B.加速期:种群的个体数量增多,密度增长加快C.转折期:N=K/2,密度增长最快D.减速期:N〉K/2,密度增长变慢E.饱和期:N=K,种群密度不增长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实例和应用实例:1)实验室培养的具有简单生活史的酵母菌、果蝇等中证实。2)物种引入海岛和新栖息地,如环颈雉等。意义:1)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2)是渔捞、林、农业等时间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3)参数r、k是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

【◆参考答案◆】:一、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生产力,生产者为地球上一切异养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是全球生物资源的营造者。而异养生物对初级生产物质进行取食加工和再生产而形成次级生产。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为人类提供几乎全部食品和工农业生产原料。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1.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服务的基础和源泉,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等。2.传粉、传播种子的功能在已知繁殖方式的24万种植物中,约有22万种植物的种子(包括农作物),需要动物帮助传播扩散。参与授粉的野生动物有10万种以上。3.生物防治功能世界各国因为虫害损失粮食约10~15%,棉花约20~2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这些有害生物往往受到天敌的有效控制。利用天敌或某些生物的代谢物去防治有害生物,称为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4.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功能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可以被生物吸收和降解,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先锋生物群落的组建表明生态破坏的终结和生态重建的开始。可以使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5.土壤形成及其改良功能在土壤形成的过程中,土壤生物参与土壤有机质的捣碎、分解和腐烂等过程,从而提高土壤肥力。6.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森林和植被在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水利的屏障。植被破坏会改变局部水分循环过程,大大增加地表径流和水土的流失。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7.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绿色植物有防治大气污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功能。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10)【◆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作水域和陆地两大生态系统间的比较。

【◆参考答案◆】:1、影响的主要因子有光、水、营养元素、植物类型、污染等。(1)光:光质、光强、光量及光照时间都是影响因素。我国兰州以西辐射较强;东半部辐射量较少,其中华北平原和内蒙古较高;长江流域较低,尤其成都平原最低。(2)光合途径: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不同,直接影响到初级生产力的高低。(3)污染对初级生产量的影响。污染物质被排入大气、土壤和河流,进入生态系统后,引起初级生产的下降,严重的污染还使绿色植物生产衰减,使生态系统结构及作用发生变化。2、水域与陆地的比较:(1)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陆地占地球表面1/3,而初级生产量占全球的2/3。主要原因是海洋中的大洋区缺乏营养物质,其生产力很低,平均仅125g/m2.yr,有"海洋荒漠之称"。(2)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以热带雨林生产力为最高,平均为2200g/m2.yr。由热带雨林®温带常绿林®落叶林®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荒漠,依次减少。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初级生产量随纬度增大而降低的原因。(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河口湾由于有大陆河流的辅助输入,它们的净初级生产力平均为1500g/m2.yr,产量较高。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