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果挑拨上师与上师之间、僧团与僧团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 A+
所属分类:宗教学题库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问答题] 在家居士如果挑拨上师上师之间、僧团与僧团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参考答案◆】:这种现象基本上属于造五无间罪。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一个大乘行者的言行举止是否如法,对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如果一个大乘修行人,言行举止十分如法,在任何场合都保持威仪寂静庄重,会令很多人见而生信,从而皈依三宝,这也是间接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陀在《宝蕴经》中说:"断除他人不信之行为,此乃唯一之正法。"一个修行人若不按照佛法去行持,行为举止连个世间人都不如,就会使很多人对三宝失去信心,甚至毁谤,从而断了他们的善根,这就是间接摧毁正法、损害众生。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问答题] 精进的体相是什么?有些人一天念几万遍佛号,或者磕几千个大头,这是否就意味着很精进?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进即喜于善",精进的体相就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心。身体和语言虽然很精进,但如果自心对行持善法散漫无力,则只能得到微劣善果,远不及一念有力的善心所得之果。所以,精进关键在于内心,如果特别专注,没有散乱到外境上面,这才叫做真正的精进,也才能成就很大的善根功德。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真地

【◆参考答案◆】:证悟一真法界的实际理地。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四恩

【◆参考答案◆】: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道无为心

【◆参考答案◆】: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见十住心条。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一多相容不同门

【◆参考答案◆】:十玄门之一。见十玄门条。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为什么把佛法僧三宝称为“三救星”?

【◆参考答案◆】:(1)佛是施教者,法是所教之道,僧是受教育者,三者有所不同。(2)声闻以僧为师,声闻本道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僧,因此,僧是声闻众的主要救星。缘觉以观修十二因缘证独觉罗汉果,因此,法是缘觉众的主要救星。菩萨靠佛的教诲发心入道,十地得佛灌顶,最终果位是佛,因此,佛是菩萨众的主要救星。(3)佛的作用是指引解脱道路;法的作用是产生道地的智慧功德,使道行圓满;僧的作用是同道相助的道友,先行一步的"带路人"。根据以上弥勒在《庄严经论》中所说的三个原因,佛法中把佛、法、僧称为"三救星"。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问答题] 本论前面说“经说布施时,可舍微细戒”,此处又说“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点也不矛盾,前面说"可舍微细戒",是针对修学布施者的层次而说,其实也是观待于义利大小而言。因为大乘菩萨行善法的大小标准,是依利益他人大小而分,对众生利益大的行为是大善,利益小的是小善。如果布施对众生利益较大时,对支分微细戒律是可以开许的。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十八界

【◆参考答案◆】:合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名为十八界。此中因根对尘,中间发识以了别境界,如眼根为能发。眼识为所发,色尘为助发。眼根如是,馀根可类推。每一根的根境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