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64年我国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_________,1981年,有

  • A+
所属分类:公务员

答案查询网公众号已于近期上线啦

除基本的文字搜题外,准备上线语音搜题和拍照搜题功能!微信关注公众号【答案查询网】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体验。

(1)【◆题库问题◆】:[单选] 自从1964年我国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杂交水稻的探索_________,1981年,有研究者提出了利用自然两用系的设想,即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制种,短日低温下繁种,一系两用。到2010年底,我国共有427个两系杂交水稻通过省级或国家的品种鉴定。因此,在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已是_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日中天 重中之重
B.独领风骚 势不可挡
C.方兴未艾 一往无前
D.和而不唱 大势所趋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空,首句指出从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横线之后指出1981年提出新的研究设想,空格表示从开始研究到1981年之间杂交水稻的探索情况,虽然开始研究,但是都没有提出新的设想,“和而不唱”指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符合文段意思。A项“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程度过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达十分兴盛的程度,排除A项。B项“独领风骚”形容超群出众,没有谁可与之相比,横线之前的主语为“很多研究者”,搭配不当,排除B项。第二空,表示我国发展两系杂交水稻符合现在的形势,“大势所趋”符合语境,对应D项。C项“一往无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主语通常为人,与“发展两系杂交水稻”搭配不当,且文段不强调勇敢无畏,排除C项。故正确答案为D。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2)【◆题库问题◆】:[单选]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16~120题。 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比上年增加436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1567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2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07万人。 从输出地看,2009年东部地区农民工10017万人,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为43.6%;中部地区农民工7146万人,同比增长0.9%,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31.1%;西部地区农民工5815万人,同比增长1.2%,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25.3%。 从输入地看,2009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9076万人,比上年减少888万人,下降8.9%,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62.5%,比上年降低8.5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477万人,比上年增加618万人,增长33.2%,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1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为2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75万人,增长35.8%,占全国外出农民工人数的20.2%,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65.1%,女性占34.9%。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6~25岁占41.6%,26~30岁占20%,31~40岁占22.3%,41~50岁占11.9%,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4.2%,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未婚的占41.5%,其他占2.5%。 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占23.5%。分年龄组看,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均在26%以上,其中,21~25岁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到31.1%。 2009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417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5.7%。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2.1%;600~800元的占5.2%;800~1200元的占31.5%,1200~1600元的占33.9%;1600~2400元的占19.7%;24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7.6%。
A.从输出地看,2008年东部地区农民工不足1亿
B.2009年,全国男性外出农民工超过9千万人
C.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中,已婚的与未婚的人数之差大于2千万人
D.2009年,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不足8千万人

【◆参考答案◆】:D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3)【◆题库问题◆】:[单选] 英国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让两组志愿者分别玩益智游戏和观看关于跑车的纪录片,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室内自行车耐力测试。结果,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然而。研究者却发现,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由此可以推出:
A.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的体能相同
B.两组志愿者之间的体能素质十分相近
C.脑力活动影响体力只是一种感觉偏差
D.体力劳动可以激发脑力劳动者的潜能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A项,玩益智游戏与看电视消耗的体能具体是多少,二者是否相同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无法得知;B项,两组志愿者体能是否相近题干中没有提到,无法得知;C项,由“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成员比第二组更容易放弃。然而,研究者却发现,两组志愿者的血压、耗氧量及心排血量之间并没有差异”可知,自认为筋疲力尽的第一组实际消耗和第二组是相同的,由此可知,脑力影响体力只是一种感觉上的偏差,故正确;D项,题干中未提到,无法推知。故正确答案为C。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4)【◆题库问题◆】:[单选] 将边长为1的正方体一刀切割为2个多面体,其表面积之和最大为:
A.
B.
C.
D.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为几何类题目。为了使表面积最大,如下图。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5)【◆题库问题◆】:[单选] 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由于液态水被科学家认为是生命生存_________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被认为有更大的________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一不可 范围
B.举足轻重 条件
C.至关重要 优势
D.必不可少 机会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空,由文意可知,所填词语要表达“液态水”对于“生命生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选项,B.C.D项均可表达此意,而A项“缺一不可”意为少一样也不行,主语常搭配多个事物,但是文段此处主语只有“液态水”一种元素,故排除A项。第二空,文段意为“行星”恰好处在有液态水的范围,拥有生命的可能性会更大,D选项“机会”符合语义语义。而B选项“条件”,通常与“好坏”搭配,而不用“大小”,排除;C选项“优势”,是需要在对比中来显现的,而文段并没有与其他行星对比之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6)【◆题库问题◆】:[单选] 诱发运动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诱发运动的是:
A.在黑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并注视着烛光会看到烛光在运动
B.多张图片按一定空间间隔与时间距离相继呈现形成电影
C.注视瀑布的某一处,再看周围的树木,会觉得树木在向上飞升
D.当我们注视夜空时,会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关键词为“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不存在“一个物体的运动”,而且烛光本来就会随风摇动,也不属于静止物体,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不存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物体产生运动”,且电影画面本来就在动,不是错觉,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瀑布是往下流的,注视瀑布久了,再看树木,会觉得树木朝着瀑布相反的方向飞升。之所以会觉得树木朝着瀑布相反方向飞升,原因是长时间注视,与题干的原因不同,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月亮并未运动,只是由于云在运动给人以错觉,误以为月亮在运动,符合定义,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7)【◆题库问题◆】:[单选] 我们的文化出口从电影扩展到电视剧,实际上是从“中国印象”转变为“中国故事”。电影是短诗,往往_______;电视剧是长篇,能翔实而真切地表现生活。电视剧能在“细无声”处沁润人心,日日与剧相伴,海外观众会在_______间把剧作带进生活,又在生活中_______剧作。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轻描淡写 不知不觉 复制
B.浮光掠影 潜移默化 认同
C.意犹未尽 耳濡目染 实现
D.囫囵吞枣 天长日久 模仿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空用以形容“短诗般的电影”,与之后的“翔实真切的长篇电视剧”做反义对应,A项“轻描淡写”多指说话、作文时将某些事情轻轻带过;B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刻;C项“意犹未尽”指意思还没有表达完,均可与后文形成对应。而D项“囫囵吞枣”为贬义词,比喻不经过分析辨别,照原样笼统地接受,与文意不符,故排除。第二空考查语义对应。文中“‘细无声’处沁润人心”与“潜移默化”中的“潜”“默”对应,基本确定正确答案为B项。以第三空做验证,观众不会在生活中“复制”“模仿”剧作,而是对国产电视剧产生认同感,进而更喜欢看剧,故“认同”亦最为合适。C项“实现剧作”的搭配不当。故正确答案为B。【出处】《国产剧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8)【◆题库问题◆】:[单选] E市开展一项公共政策的民意调查,随机抽取了一千市民回答有关问题。一个月后,再次随机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相同问题,但问题的顺序设置与上次不同。结果发现,两次市民样本对许多问题得出了不同的问答。这证明同一组问题,因为其问题顺序的改变,有时就会得出不一样的回答。上述论证依赖于下面哪一个假设?()
A.有些市民两次都被随机抽中而参加了两次调查
B.调查的问题内容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影响回答
C.第二次调查把第一次匿名调查方式改为实名调查
D.第二次调查并没有把所有问题的顺序全部打乱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一步分析题干:论点:“同一组问题,因为其问题顺序的改变,有时就会得出不一样的回答”。论据是“一个月后,再次随机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相同问题,但问题的顺序设置与上次不同。结果发现,两次市民样本对许多问题得出了不同的问答”。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目结论是题目顺序与题目回答之间的关系,并不需要保证相同的市民参加,市民的随机性与论点无关,排除;B项:题干中两次调查除了题目顺序有区别,还存在时间的差异,B排除了时间对回答的干扰,强调了顺序这个原因的唯一性,加强;C项:调查是匿名或实名与题干结论无关,排除;D项:题干中仅支持打乱了顺序,并没有强调是所有的顺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9)【◆题库问题◆】:[单选] 下列哪项属于科技对学术的消极影响?()科技对学术进程影响巨大,影响中国学术进程的科技活动,有三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纸的发明,二是印刷技术的普及,三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异军突起(古籍数字化为其中之一)。前二者对学术的巨大作用已被历史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左右学术的趋向也初露端倪。不过,人们在认识科技与学术的关系时,往往关注积极方面。比如人们认为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书籍的出版和文学的繁荣;汉末魏晋时期纸张取代简牍极大地促进了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雕版印刷的积极作用也被充分认识。两末时期的刻书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教育文化传播,并且作为一种产业加速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都市文化的布局,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不讲或少讲并不等于存在,事实上早在北宋,苏轼等人已经开始思考印刷流行对文人的影响。苏轼认为,书籍多且易得,反而使记忆力衰退。对此问题,叶梦得亦颇有体悟。其《石林燕语》指出刻本书籍广泛传播后的两个弊端:一是读书人育读灭裂,和苏轼的担忧相同;二是刻本流行后,其据以刊刻的刻本反而不被重视,导致讹谬之处无法刊正。感知数学化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一样,虽然也对学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却是历史的必然,无可逆转。根据历史经验预测数字化进程,可能有两个特点:一是数字化感知最终取代纸本书籍,二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从历史来看,纸书取代简牍,印刷取代抄写,都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经济成本的降低需要技术改进的支持,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比如纸张起初很稀有,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随着技术改进、成本降低,纸张才逐渐普及。二是因为观念的变化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末魏初重简轻纸,对粗糙的纸张并不认同,纸的应用往往与俗文化连在一起。但最终纸张的轻便廉价等好处慢慢为人接受,逐渐取代简牍。纸简替代的完成约在魏晋时期,刻本取替写本则在明清刻书产业全面兴隆之后方才完成,均完成了较长的一段时期。可以设想,电子文本全面取代纸本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电子出版得到官方认可,电子文献征引获得“合法性”,各种电子书籍和电子商品全面普及等等,均需漫长的时日。
A.纸张的发明和应用促成文化普及
B.两宋刻书作为一种产业加速商业经济的发展
C.印刷术的推广促进教育文化传播
D.刻本流行使得据以刊刻的抄本反而不被重视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第二段“科技与学术的积极关系”可知,A.B.D项在此范围内。只有D项,相关信息在第三段,表述的是“消极影响”。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ℳ°.·※°∴ ╰☆╮ 。·ℳ°.·※°∴ ╰☆╮ 。·ℳ°.·※°∴ ╰☆╮ 。·ℳ°.·※°∴ ╰☆╮ 。·ℳ°.·※°∴ ╰☆╮ 。

(10)【◆题库问题◆】:[单选]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确实存在大量与现代法治______的消极因素,它们严重阻碍了法律文化传统的自我更新。但同时,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否定其全部价值,毕竟,“传统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只能更新,不能铲除,失去传统就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就失去了前进的历史与文化的基础。”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B.扞格不入
C.背道而驰
D.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语义轻重及语境运用。首先要理解传统法律文化的消极因素对现代法治的影响是“严重阻碍”。“背道而驰”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截然不同”是说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本题的消极因素与现代法治的关系并非完全相反或完全不同,由此排除C.D项。“大相径庭”是说两者相差很远,大不相同;“扞格不入”的“扞格”是指相互抵触,格格不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由上文可知,差距不会造成阻碍,只有意见不合,有抵触才会阻碍,B项与句意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